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是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交通大学双重领导的市重点寄宿制高中。2005年被正式命名为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交大附中积极开拓国际化办学新格局,2006年开办国际部,招收了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二十余国的外籍学生。2011年,学校创建了国际课程中心,开设国际上公认含金量最高的IB国际课程。
1、IB课程发展
IBDP(高中阶段的IB课程)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它有三门能力方面的必修课,即“三大核心课程”——EE(拓展论文)、CAS(课外活动)和TOK(知识论)。这三门课程要求学生具有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关注社会并能开拓创新,这正好可以补足“固守一亩地”的传统中国教育缺失的营养。
EE(拓展论文)
要求学生毕业时写出4000字的英语论文,这个要求是相当高的,已经达到了大学本科的学术水准。如果在高中阶段学生就获得了这样的锻炼,那今后进入高校之后再做科研就一定得心应手。
CAS(课外活动)
全称叫做“创意、行动和服务”,要求学生学会服务他人、关爱世界、关爱社会,这就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关注周遭的世界,为最终踏上社会做准备。
TOK(知识论)
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质疑精神,需要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这正是现实生活中需要的能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无法划清学科界限的,学生必须从一门学科的课程中抽身出来,用更广阔的视角和更包容的思维去看待和解决。
温馨提示:更多国际学校信息可点击—“看校”留言 或
交大附中引进IB课程后,一方面让学习这个课程的学生从中得益,另一方面,还把这补足中国教育的“三大核心课程”,借鉴到了交大附中本部的校本课程中去。
2、高比例外教团队
一支优秀的队伍,背后必然也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带领交大附中IB课程的孩子们走向世界学校。
交大附中IB课程中心着力打造高比例的外籍教学团队,为学生营造全英文、沉浸式的全英文授课环境,开设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IBDP选修课程和高品质的课外活动,并提供全方位的择校指导。
IB课程中心全职教师共32人,其中外籍教师23人,中国籍教师9人。英语、数学、物理、生物、商业、经济、知识论、心理学、音乐、艺术、戏剧学科全部由外教授课,化学学科中包括一名中方双语教师。中文学科由中方教师授课。
所有任课教师均具备IBO认可的执教,并拥有丰富的国际课程教学经验。教师平均年龄39.1岁,平均教龄12.4年。
3、个性化的IB课程设置
温馨提示:更多国际学校信息可点击—“看校”留言 或
众所周知,IB课程作为一门“成熟的国际化课程”,不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课程体系为基础而自成体系,广泛吸收了当代许多发达国家主流课程体系的优点,涵盖了其主要的核心内容。因此IB课程体系既具有与世界各国主流教育课程体系之间的兼容性,又有自己教育理念发展下的独特性。
所以即使同为IB类课程学校,交大附中的IB课程也自有其特色,充分与国情融合,更能满足当代学生的实际需求。
学校在高一阶段就为想要进入IB课程的孩子创办预备课程和IGCSE改良课程,让孩子在高一阶段就能充分了解IB课程的魅力,也为之后的学科选择,提供给孩子更多方向上的指导。
其独有的中方课程,更是帮助孩子在适应国际课程的前提下不“忘本”,学习到中国历史沉淀下的文化精髓,这也与交大附中IB育人目标一致。
4、高品质的学生课外活动
交大附中IB课程的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也更具有人文情怀。与其说这是一门为了“任务”而不得不完成的活动,交大附中IB课程的课外活动更像一场人生体验,目的只是为了孩子找到更好的自己,做让自己更快乐的事。
被很多国际学校所诟病的军训,在姚校长看来并不是所谓的糟粕,反而是一种能帮助孩子更快融入集体,找到“战友”,学会合作的一个途径。
交大附中的IB学子们“挺进”安徽大别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扶贫”、“献爱心”这种带着居高临下意味的公益活动,而是带着同学更深入地走进和了解我们的国家,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感悟不同的人生,也要融入当地,与当地的孩子们建立起,为他们也带来一些精神上的财富,比如教学英语,分享国际化的知识,让当地的孩子也能了解外面的世界培养国际化的视野。
5、傲人的择校成果
学校历届毕业生皆获得海外排名前100大学录取,顺利在海外大学就读。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想了解更多关于国际学校的信息资讯,欢迎【看校】留言或来电:【】,择校专家将会贴心的给您作出详尽的介绍!
温馨提示:国际化学校选择有问题,想了解更多学校信息及招生考试情况,欢迎点击【看校】!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