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青岛博格思校园开放日 | 期待遇见有故事的你

来源: 青岛博格思学校      编辑:佚名

十月的博格思校园总是令人向往,天气微凉,秋意渐长,但空气中还有绿叶的清香,日光暖融融的照在孩子们的脸上,光阴明媚,书香相随。

博格思学校是一所采用国际课程,拥有世界情怀的国际化学校,好看的学校也许每每相似,但我们相信,学校里最重要的依然是人。不论在博格思校园的任何角落,总有一个地方会让你触碰温暖,发现美好。

博格思时光里的故事,今天,我们讲给你听。

国际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会脱口而出:“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为了让孩子过上更优质的生活”。也许家长们的诉求会更具体一些,比如:怎样让孩子取得高分?怎样让孩子在现有基础上取得更好的升学突破?

在创始人马振翼看来,真正的教育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教育必须是一种启发——是点燃孩子内心的一束火花,而不是根据今后社会的发展需求来“定制”今天的孩子。“这就是博格思学校为什么将校训确定为“be inspired”的原因——我们最终的教育目标就是要让每个孩子的潜力都能自然的流露出来,使每一个人的潜能被发掘。孩子们应该在学校与老师的启发与引导下,早早认识自己是谁,适合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未来。”

2016年,在前美国加州教育部部长的官方授权下,马振翼将原汁原味的美式高中“搬”到了青岛:“我作为博格思学校的创始人,创办这样一所国际学校,就是为了要让中国的孩子同样拥有被真正发掘潜力的机会”。如今,这个“初心”已经帮助百余名中国学子发现了自我,并实现了名校梦想。在未来,“启发”与“被启发”仍将会作为那树火花,在温暖与被温暖,在照亮与被照亮中一直传递下去。

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好的教育往往不是“用力地教育”,而是在看不到的地方,润物无声地影响。除了知识技能的传授,老师们的胸襟、见识、人格,他们见过的世界走过的路,都在塑造着孩子们对世界的认知。

知识的学习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每个孩子都会遭遇挑战,里面有枯燥、有困难——这些都要他们自己面对,旁人无从插手。学术校长Steven Szatynski认为,“但作为老师,我们至少可以尽自己的努力,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让课程更有趣,更有吸引力,更容易理解,让他们阻力尽可能少一点,在他们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少走弯路。”

如果不是外国人的面孔,有时候你很难把博格思的老师从学生当中区分开,他们总是待在一起无所不谈,他们一起唱歌,一起排练节目,一起运动,一起游戏,他们是认真专业的老师,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也是彼此陪伴、共同经历的“同窗”。

今年,博格思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进一步生根发芽,在青岛的众多国际化学校当中,博格思把办学的根基更深地扎进了中国的土壤。

建校之初,博格思将纯正的美国加州高中课程A-G课程以及AP课程带到了青岛,宫校长认为,对于中国文化,接受国际化教育的中国孩子更需要一个清晰的自我认同,只有明确了“我是谁”之后,才可以基于对自我的认知和接纳,去与他人和社会产生互动,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成为消弭东西方隔阂的重要力量。

博格思是多元、包容、自由的“小型大学”,每一年在博格思毕业的孩子都被世界前100大学录取,升学成绩在青岛名列前茅——家长的信心也大都来源于此,但博格思真正的魅力所在,或许并非。

自博格思创建以来,博格思学子获得了千余封世界名校的录取offer,每一个offer都有着一段意义非凡的过往,但这么多的offer似乎也很难将这里的故事一一诉说。

这里是博格思,一个“有故事”的国际化学校,我们正在做着“有故事”的国际化教育,并且,我们期待着接下来能和“有故事”的你一起书写属于我们的故事!10月29日,博格思校园开放日,我们期待您的莅临!

上一篇: 青岛博格思学校校园体验日9月24日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新闻 更多 >